|
谁说集装箱是垃圾,原来还可以这么玩?住人集装箱可谓是建筑师们“升级再造”的最爱,因为它们有独特的居住空间和结构,以及回收利用的优点。 对于经常使用住人集装箱的建筑设计公司LOT—EK 来说,那些现成的建筑盒子的魅力已经超越了其生态优势以及实践合理性。 今天就带大家听听建筑师们为何会对住人集装箱建筑如此迷恋。 LOT-EK不喜欢追随潮流,认同工艺和原创性,想深入挖掘自己的声音。他们也不支持别人去跟风学做住人集装箱,因为“那是他们做的事”。 他们觉得设计师不仅仅个设计师,也是一个艺术家,一个思想家,要发出自己的声音。而LOT-EK的声音就是做注重发展吸引人的概念。 很有意思的是,在看到一件家具,一个纸板箱,或者泡沫塑料后,作为设计师的他们,会反复问自己:“这个可以拿来做什么?”相比起从零设计,他们更喜欢改造已有的东西。 在观察和记录非建筑的同时,我们也在学习和思考。我们喜欢组装和拆卸。一开始,我们回收各种各样的「垃圾」,然后按照形状,材料,颜色等等的属性对他们进行分类。但是我们的想法不是回收,而是创造一些新的东西。 对住人集装箱他们有独特的理解:是临时的或者是永久的装置,静止的或是移动的装置,有着城市尺度的亦或仅仅是一件小物品。 最近在布鲁克林的绿点建的新住宅就是对住人集装箱的改造设计,变成了纽约城里极少见的实验性建筑,特别是在纽约城对独立住宅还是很保守的这种情况下。 事实上,它还是为数不多无视殖民时期模型,而去思考什么是现代住宅的一个建筑。 事实上在纽约城里并没有现代住宅,也没有后现代住宅。现在的住宅大多是以20世纪之前的模型为基础的,在纽约城里很难看得到独立住宅。 基于这种情况,他们的思考是:为什么不建造属于自己的实验性住宅呢? 那么,使用住人集装箱的优势是什么呢? 这个屋子并不是单个的住人集装箱,而是改造和组装体块。从堆叠住人集装箱开始,然后切割,再组装成一个更大的体块,呈现出一个单体并且有雕塑感的建筑。 同时在内部创造私人空间时,可以让室内空间变得很有趣。座落在布鲁克林的新住宅在街角的位置,显得非常暴露,而住人集装箱100英尺的长边则为屋子的开放空间提供了很高的私密性。 住人集装箱是可以让设计师摒弃现有的建筑形态去创造新的形态。 住人集装箱的内部也是有不可思议且很大的改造能力,而且它们是铝制的,比较轻。它们的潜能不仅仅是一个盒子,而在于这个又笨重又蕴含智慧的物体可以随时随地的被抬起,从轮船运输到火车,而且可以送达任何地方。 另外,使用传统材料来创作建筑并不容易。在项目里加入其他如卡车车身、天线、广告牌等元素,把它们当作结构和空间的介入来设计建筑和室内。 住人集装箱不仅仅是一个物件,而是在回收这个物件开发过程中所蕴含的智慧。 创造新的审美是很重要的,造出一个大街,小巷,广场,还有建筑,就像一个城市,一个世界,而住人集装箱就是创造新型建筑的载体。 |